在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副教授郑琳,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凭借其在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伤病康复治疗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提醒广大家长:小儿脑瘫的早期表现不容忽视,及时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
小儿脑瘫:发育中的隐忧
小儿脑瘫,是由于脑组织损伤导致的中枢神经运动功能发育障碍。在婴幼儿脑组织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旦受损,便会在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未成熟性,与同龄儿相比,运动功能发育显著落后或停滞。郑琳主任强调,细致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是及早发现脑瘫迹象的关键。
早期临床表现:随时间变化的警示
(一)新生儿期
①哺乳困难:吸吮无力、拒乳或吸吮后疲劳,导致营养不良。
②哭声微弱:出生后异常安静或持续哭闹。
③自发运动少:全身无力,活动减少。
④肌张力异常:全身松软或全身发硬,好打挺。
⑤新生儿痉挛: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
⑥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减弱或增强。
⑦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不易张开。
(二)1~3个月婴儿
①运动发育落后:拇指内收,手握拳,不注意看人,头不稳定,俯卧位不能抬头。
②肌张力异常:全身发软或发硬,非对称性姿势。
(三)4~5个月
①反应迟钝:不追视,逗时无反应,表情呆板。
②运动能力受限: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
③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
(四)6~7个月
①协调障碍:见不到手、口、眼协调姿势,手抓物很快松开。
②姿势异常:非对称性姿势,头背屈,肩后伸,下肢交叉。
③肌张力增强:上肢内旋,手握拳,原始反射残存。
识别与干预:及时行动,守护未来
郑琳主任指出,脑瘫的症状随着小儿成长而变化,不同时期的表现有所不同。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的未成熟性,即运动功能发育落后与停滞;婴幼儿时期则表现为原始反射残存,反射发育障碍;幼儿时期,脑瘫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异常姿势、异常反射、肌张力变化显著。
她强调,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应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早期的识别与干预,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昆明康瑞医院拥有专业的康复团队和先进的康复设备,致力于为小儿脑瘫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与快乐。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果您对孩子的健康有任何疑虑,欢迎随时咨询昆明康瑞医院的专业医生。
热点问题:本月脑瘫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