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这个名词我们或许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多人一提到脑瘫,就立刻联想到智力障碍,甚至对患者产生误解和偏见。然而,脑瘫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今天,我们将结合昆明康瑞医院康复专家郑琳主任的专业讲解,深入探讨脑瘫的真相。
一、脑瘫是什么?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能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甚至引发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瘫的核心在于“非进行性脑损伤”,这意味着患者的脑损伤范围不会再扩大,但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脑瘫的治疗重点在于康复训练,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二、脑瘫≠智力障碍
提到脑瘫,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智力低下。但实际上,脑瘫患者的智力水平是多样的。郑琳主任医师指出,许多脑瘫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甚至有些患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脑瘫主要影响的是运动和姿势控制,而不是智力。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脑瘫与智力障碍划等号,这种误解可能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三、脑瘫的成因
脑瘫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胎儿期至围产期的脑损伤和围产期以后的脑损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胎儿期至围产期的脑损伤:约占脑瘫病例的85%,包括未成熟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异常黄疸、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孕母因素(如高龄、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父亲因素(如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2.围产期以后的脑损伤:约占脑瘫病例的15%,包括新生儿期惊厥、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脑外伤等。
四、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郑琳主任医师强调,脑瘫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宝宝越小,大脑的可塑性越强,康复训练的效果也越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帮助脑瘫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如果能在3岁之前开始康复训练,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将更为显著。
康复训练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长的坚持与配合。一旦间断或康复时间不足,效果可能会出现反弹。因此,康复训练需要贯穿患者成长的全过程,并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以调整康复方案。
五、脑瘫的康复治疗
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完整体系,需要医生、康复治疗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郑琳主任医师在小儿脑瘫康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擅长运用多种康复手段,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脑瘫治疗的核心。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长期坚持。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脑瘫患者的痉挛症状,改善肌肉的柔韧性,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脑瘫,因此需要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3.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痉挛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手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以巩固治疗效果。
六、预防脑瘫:围产期是关键
脑瘫的预防需要从围产期开始,以下是郑琳主任医师给出的建议:
1.产前预防
①孕期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病毒。
②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麻醉药和镇静药,避免吸烟和饮酒。
③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化学试剂、放射线等。
④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尽早发现胎儿异常,必要时中断妊娠。
⑤预防早产和难产,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伤害。
2.产后预防
①对于高危新生儿,密切监测神经发育情况,尽早发现问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②积极治疗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症,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
脑瘫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但它并非不可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多学科合作,许多脑瘫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实现生活自理。郑琳主任医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无数脑瘫患者带来了希望。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在面对脑瘫的挑战,请不要放弃希望。早期干预、科学治疗和长期坚持是战胜脑瘫的关键。让我们正确认识脑瘫,用爱和科学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热点问题:本月脑瘫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