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副教授郑琳以其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脑瘫患儿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郑琳主任在脑瘫的康复治疗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天,她将为我们详细解读脑瘫的相关知识,并强调治疗脑瘫的关键在于早发现。
一、认识脑瘫:了解这一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脑瘫(cerebral palsy),全称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脑瘫的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能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作为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深远。
二、脑瘫的常见症状:识别早期预警信号
郑琳主任指出,脑瘫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来识别一些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包括:
①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等;
②出生后颅内出血、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
③过分安静,运动少;
④身体发育落后,如3-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⑤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
三、治疗脑瘫的关键:早发现,早干预
郑琳主任强调,治疗脑瘫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她指出,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上述预警信号之一,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切不可大意。
①新生儿期:观察孩子仰卧时双下肢是否过度伸直,两上肢是否屈曲,手握得是否很紧,活动是否减少,尤其两手是否很少活动。下肢是否不易分开双腿,换尿布是否困难。
②3-5个月:注意孩子是否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
③7-8个月:观察孩子是否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双下肢是否呈屈曲状,膝关节处是否能伸直。强扶成前倾体位后,父母一松手,孩子是否又向后倾倒。扶小儿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孩子的髋及膝是否过度伸直,甚至交叉成剪刀状。
④7-8个月后:注意孩子是否会爬,或爬行时是否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⑤1岁以内:观察孩子用手是否分左右,是否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是否经常出现异样表情,是否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吸奶时是否找不准奶头的位置,或出现吸吮吞咽困难。
四、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多维度综合治疗
郑琳主任介绍,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早期干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①早期干预: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帮助。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②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孩子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这是小儿脑瘫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③药物治疗:部分小儿脑瘫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痉挛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但需注意,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④心理支持:小儿脑瘫患者及其家庭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在郑琳主任的带领下,致力于为脑瘫患儿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通过早发现、早干预和多维度综合治疗,我们努力帮助患儿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脑瘫的问题或需要专业咨询,欢迎随时联系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专家团队。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健康护航!
热点问题:本月脑瘫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