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康瑞医院,有这样一位专家,她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更在临床康复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她就是我院特邀康复科专家郑琳主任,同时也是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今天,郑琳主任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为我们详细介绍脑瘫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
案例背景
乐乐(化名)是一名3岁的脑瘫儿童,由于出生时脑部受损,导致他的精细动作能力严重受限,无法像同龄孩子一样进行抓握、捏取等动作。乐乐的父母非常焦急,他们带着乐乐来到了昆明康瑞医院,寻求郑琳主任的帮助。
精细动作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脑瘫儿童来说,精细动作的训练尤为关键。它不仅关乎孩子的生活质量,更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郑琳主任指出,通过科学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脑瘫儿童的手部灵活性和协调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
训练过程
在郑琳主任的指导下,乐乐开始了系统的精细动作训练。训练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基础训练:首先,郑琳主任对乐乐进行了手眼协调性训练。她利用有趣的玩具,帮助乐乐练习视觉固定、视觉跟踪和手眼协调。同时,她还经常与乐乐保持视觉接触,以增强他的注意力。
2.坐位平衡训练:在进行精细功能训练之前,郑琳主任先训练乐乐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与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她使用适当的坐椅和桌子,帮助乐乐调整坐姿,为后续的精细动作训练打下基础。
3.粗大运动功能训练:粗大运动功能的发展是精细运动功能的基础。因此,郑琳主任还安排了爬行、站立等粗大运动功能训练,以提升乐乐的整体运动能力。
4.具体精细动作练习:随着训练的深入,郑琳主任开始指导乐乐进行具体的精细动作练习,如投篮动作、旋转门把、拿起物品、抓握练习和翻书动作等。这些练习旨在锻炼乐乐的腕部灵活性、手部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手指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训练,乐乐的精细动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他现在可以独立地拿起物品,并用患侧手进行简单的操作。他的手指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拼图和画画活动。更重要的是,乐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他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与同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乐乐的故事是昆明康瑞医院众多脑瘫儿童康复案例中的一个缩影。通过科学的精细动作训练,许多脑瘫儿童都能够在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郑琳主任强调,脑瘫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医生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昆明康瑞医院愿与您携手,共同为脑瘫儿童的康复事业贡献力量。
热点问题:本月脑瘫患者关注的问题.